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

外匯存底與主權財富

工商時報  2009.04.07

社論-外匯存底與主權財富

本報訊

     外匯存底首度突破3,000億美元大關,這項統計肯定會在歷史上留下鮮明的紀錄。

     分析外匯存底遽增的原因,央行解釋說:係因歐元與英鎊對美元升值,故以這些幣別持有的外匯,折合成美金後,金額自然增加所致。而外匯市場的解讀是:由於熱錢蜂擁而至,央行為阻升台幣,上個月買匯超過40億美元,所以外匯存底當然破表。再從國際貿易經常帳觀之:外匯存底增加是因為進口萎縮的程度比出口衰退的幅度大,所以儘管經濟蕭條,但是國際貿易依舊出超,外匯存底當然會繼續累積上去。這些現象,皆非常態,本質上屬於短期波動,而非長期趨勢。所以,現在無需高興外匯存底破紀錄,就像將來無須操煩外匯存底跌破3,000億美元一樣。

     話雖如此,而且理當如是,但是喜歡望梅止渴,好談春天、燕子與紅酒指數的官員,難保不會把外匯存底創新高這件事,說成「另一隻燕子」。尤其可畏的是,倡導動用外匯存底救經濟的言論,可能又要捲土重來了。

     事實上,中央銀行在2月間,剛擊退一波覬覦外匯存底的念頭。當時的說帖很有力,重點有三項。第一,外匯是央行用新台幣買進來的,政府想動用外匯,請拿等值的新台幣來結匯。第二,如果央行將外匯直接送給各級政府,各級政府隨後到指定銀行去賣匯,以換取新台幣支用,這過程對中央銀行而言,無疑是將已經買入過的外匯,再買進來一次。結果一份外匯卻變成兩份新台幣,這跟濫印鈔票無異,不發生通貨膨脹才怪。第三,如果各級政府拿中央銀行所贈與的這筆外匯去國外買產品或技術,則央行先前購買外匯所釋出的新台幣將無法收回,市面上同樣會多出一份與這筆外匯等值的新台幣,還是會發生通貨膨脹。總而言之,政府想動用外匯,老實一點,拿新台幣來換。

     央行的說詞,老嫗能解,但是仍有補充的空間。首先,外匯存底對某些國家來說是貨真價實的「主權財富」(sovereign wealth),例如油國;但是對其他國家則否,例如台灣。須知,油礦是國家的財富,油國出口原油,累積成外匯存底,這是將國有的天然資源轉變成金融資產的一個過程。既然原先的石油是國富,後來的外匯存底當然也是國富,所以油國可以動用外匯存底投資與建設自己的國家。至於台灣的外匯則是民間出口所得,所有權私屬,只是交由中央銀行保管而已。所以我們的外匯存底非但不是國富,而且對央行而言,每一單位的外匯存底都對應著等值的新台幣負債。

     其次,央行哪來新台幣買匯?來源有二:一是央行發行國庫券、可轉讓定期存單與儲蓄券,從貨幣市場上收新台幣;另一方面則是接受郵政存簿儲金與銀行轉存款,因此有足夠的新台幣可用於買匯。現在若問央行總共花了多少錢買入外匯?答案是:等值於美金3,000億元的新台幣,而且這些部位都是需要支付利息的,例如國庫券的利息、郵局與銀行轉存款的利息等。而央行如何能夠支付這一大筆利息?答案是:運用外匯存底的孳息,以孳息支付利息。

     準此,央行不僅有責任保管外匯,更得有效運用外匯,努力孳息,否則就會入不敷出。可惜的是,各國的中央銀行天生就缺乏理財基因,資金運用的本領遠遜於投資銀行。箇中原因在於央行的職責是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,外匯存底的配置首重安全性和流動性,獲利性反而不是優先考量所致。

     所以,外匯存底豐富的國家,紛紛成立「主權基金」,希望利用外匯存底的一部份,努力孳息,為國創利,以平衡中央銀行保守的避險作風。例如,成立於2007年,資本額高達2,000億美元的「中國投資公司」,以及成立於2005年,資本額200億美元的「韓國投資公司」皆是。這些主權基金皆循下述程序設立:政府在本國發債,集資後成立國營的主權基金公司,然後該公司持這些資金向央行買匯,再投資於外國的資產。這個程序說明,外匯存底絕對不是無償撥付,也絕不可能無償取用。換言之,想動用外匯,政府要先編預算,再拿等值的本國貨幣向央行結匯,否則免談。這對不講財政紀律的財政部來說,應該是很重要的一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追蹤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