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

周小川的新國際貨幣體系也有老問題

工商時報  2009.03.30

社論-周小川的新國際貨幣體系也有老問題

本報訊

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發表「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」專文,呼籲「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、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」,強烈表現出終結美元時代的意圖,立即在國際間引發熱烈回應。美國總統歐巴馬也不甘示弱,隨即駁斥中國此一提議,並說美元目前「強得很」,一場美元地位保衛戰似乎一觸即發,也為四月初即將召開的G20全球金融危機會議引爆新話題。

 史上形容美元的特殊國際貨幣地位,大概要以法國總統戴高樂的「脫軌特權」最為酸溜,並以1971年美國財長約翰.康納利的一句「美元是我們的貨幣,你們的問題!」最生動。然而歷經布列支敦森林貨幣體系(1944- 1973)美元/黃金本位的崩潰,國際間的支持與質疑聲浪也從沒斷過,但美元的地位迄今依然大致穩固。原因何在?周小川的提議與思維又存在哪些價值與盲點,確實值得一論。

 貨幣首要條件在於被信賴,尤其是從金銀進入並不具有內在價值的紙鈔或信用貨幣年代。跟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鎊一樣,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準備貨幣,在於大家普遍對它有信心,背後最主要因素則為美國優越的政經表現與軍事實力。至此一步,只要美鈔的票面價值高過印製成本,必要時美國當會善用手中的聚寶盆或鑄幣權,比如先前的越戰與波灣戰爭鉅額軍備支出,以及此次對抗金融危機所需,美政府都充分運用此一特權。目前全球各地,從央行總裁到地下黑幫,幾乎人人都接受或享受美元的支付清算、價值儲藏與計價等功能。

 而且流通愈廣,跟網路與電話一樣,其使用價值也會跟著提升,規模經濟的自我強化效果,更足以讓其他貨幣再難與之全面競爭,包括歐元、日圓或周小川所建議的「特別提款權」(SDR)莫不如此,更不必提在國際間尚不能自由兌換的人民幣了。換言之,即使美國經濟與國力相對衰退,短期內美元的地位仍難以動搖,而要透過仍須美國點頭同意的新國際貨幣來加以替代,在政治上更是不切實際,歐巴馬的強烈反應已經透露出此一訊息。

 此外,既然美元在國際間通行無阻,也意味著美國的國際收支與借貸,不像其他國家受到嚴格限制,晚近更在金融市場蓬勃發展與相關金融產品不斷創新的情況下,藉由出口金融資產(資本帳盈餘)來支撐其連年且鉅額的貿易赤字。事實上,單單中國目前就擁有價值740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券,預料很快就會上看1兆美金,主要則源於中國的對美貿易盈餘,問題誠屬一體兩面。但中國在前者的角色是講話可大聲的債權人,在後者卻往往必須承受低價傾銷與操縱人民幣的指控,政經算盤一打,也就不難理解何以中國會選擇在G20會議召開前夕,就美元問題將美國一軍了。

 話說回來,看似便宜佔盡的美國其實也有責任要承擔,主要在於「必須」維持美元幣值穩定,而且不能單方面調整美元匯率。單就幣值穩定此一責任而言,美國的紀錄確實不太輝煌,布列支敦森林貨幣體系之所以崩潰,根本原因即在於當時過多的美元供給,讓黃金與美元的固定兌換比例無法繼續維持。至於新近透過聯準會購買高達1兆2千億美元美國政府公債,等同印鈔票的舉措確實也讓美元的長期走勢看貶,引發包括中國在內諸多手中握有美元資產的債權人高度疑慮。問題是,全球過多美元將導致美元幣值貶值,但太少的美元或流動性不足卻又會妨害國際經貿與金融活動的順暢,如何拿捏得宜確實有其難度,而由「一籃子貨幣」所組成的SDR或新國際貨幣,也未必就能順利解決此一古老兩難。

 最後,貿易失衡下的調整問題更是至今懸而未決,調整責任歸屬究竟應放在貿易順差國家比如現在的中國,或貿易赤字國家比如當前的美國,更是誕生任何新國際貨幣與制度之前,不容迴避卻很容易先吵翻天的敏感課題。我們誠然樂見中國勇於倡議新國際貨幣體系,至少可促使美國在享受美元的特殊地位之餘,重新思考其該有的責任。然而,短期內要創設出新國際貨幣來取代美元,則現實上又存在極複雜又不易克服的困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追蹤者